定位與目標
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的建設將落實《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依托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平臺,整合北京大學學術資源,通過學科交叉實現優勢互補,針對國內健康醫療大數據倫理法律問題現實需要,開展具備國際化視野的研究,建設一個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負責任使用的倫理法律平臺,打造“醫療大數據倫理共識品牌”,培養一批專業化的人才團隊,為國內相關人員提供培訓平臺,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在中國有序穩定發展。
研究領域及方向
中心將關注國際國內的發展態勢,通過現狀調研和學術研討,了解行業內相關專業領域工作人員面臨的倫理法律問題,了解隱私保護的漏洞,挖掘數據共享的障礙因素,以及數據傳輸中需要注意的國際國內倫理和法律規范。系統梳理和更新國際國內健康醫療大數據法律規范,為我國法律法規的修改建議的提供儲備學術基礎。
通過發布研究報告和舉辦論壇會議,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包括定期出臺現狀調研報告和藍皮書,優化健康醫療大數據倫理法律優良實踐共識。
著力成果轉化。中心將根據調研報告和學術研討,以及和相關領域專業人員的交流請教,參考國際共識,選擇幾個相關的核心領域,提出針對從業人員行為規范的行為準則。
工作基礎
依托校內資源,培養專業人才隊伍。中心的建立除了依托醫學部醫學倫理與法律專家,還依托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以及哲學系等相關學術資源,可根據需要定期不定期進行學術研討。
匯集各領域頂尖學者,組建專家團隊。通過前期籌備,已經與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頂尖學者建立聯系,也與邁阿密大學、劍橋大學、法國圖盧茲第三大學等學者達成合作意向,為形成專家隊伍和立足國際視野奠定基礎。
在前期籌備工作中,已組織和參與“北京健康醫療大數據論壇”、“中法健康醫療與數據保護”工作坊、“健康醫療數據倫理與法律問題研討會”,在會上通過發布共識、做報告的形式,提升業界影響力,為中心的建立打下基礎。
中心負責人

叢亞麗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醫學倫理學教學工作,同時也進行醫師職業精神,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以及公共衛生倫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現任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醫學倫理與法律系主任,中美醫師職業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和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