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提升臨床醫生數據素養 面向未來培養臨床數據科學家
時間:2022-03-15 15:01:40來源:
點擊數:
重視提升臨床醫生數據素養
面向未來培養臨床數據科學家
當數字化變革的浪潮席卷健康醫療體系,隨之產生的海量復雜數據資源蘊藏著巨大價值,其與創新突破性技術手段的有機結合,必將為提升患者診療、拓展醫學科學研究、服務人群健康提供無限可能。
然而,更多的機遇必將帶來更多的挑戰。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張路霞教授研究團隊為《中華內科學雜志》(2022年3月刊)撰寫專論文章——重視提升臨床醫生數據素養,面向未來培養臨床數據科學家——強調在健康醫療體系數字化變革的今天,提升臨床醫學工作者的數據素養已迫在眉睫,文章還首次提出“臨床數據科學家”的概念,并指出培養具備學科交叉能力,能夠連接健康數據科學研究與臨床醫學實踐的臨床醫生,即“臨床數據科學家”,將對深度挖掘健康醫療數據價值,賦能健康醫療領域起到重要的作用。
“(當今)臨床醫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數據發生密切互動, 成為數據的生產者(通過醫療行為)、使用者(出于醫療和科學研究需求),以及數據產品的使用者與評價者(如醫學影像人工智能診斷系統),”作者在文中首先闡述了數字化變革給醫療領域帶來的巨變,并指出,面對數字化驅動健康醫療模式變化,臨床醫生已深感具備數據素養的迫切性。鑒于此,歐美一些國家的研究者已經在開啟具有啟發意義的探索。這些相對成熟的經驗固然可以為我國的醫學教育與繼續教育體系所借鑒,但作者也指出,借鑒經驗的同時亦需密切結合我國的醫學教育現狀和繼續教育模式進行深入思考與本土化設計——對領域具有深入理解的臨床科學家、健康數據科學家的深度參與以及強調對醫學研究(流行病學)基本概念的重視,均為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除了探討滿足醫療工作需要的數據素養外,培養具備學科交叉能力,能夠連接健康數據科學研究與臨床醫學實踐的臨床醫生——也即“臨床數據科學家”,亦應引起足夠重視。
臨床數據科學家應該來自“臨床”背景,還是“數據”背景?對于這個問題,在業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見解?;蛘哒f,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科學家正在跨越學科的藩籬,進入交匯融合的健康數據科學學科場景,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在文中,作者首先強調,臨床數據科學家這一角色,應該從臨床醫生中培養,“臨床醫生主動深度參與健康數據科學研究是推動研究落地實踐的重要基礎,亦能賦予這一學科以靈魂”。進而,文中還對臨床科學家的特質進行了詳細描述:“臨床數據科學家能夠基于臨床工作中積累的直接經驗,以及對醫學研究的科學認知提出重要的科學問題;具備基本的相關健康數據科學技能,能夠與計算機科學或生物統計背景的研究者有效合作,在臨床醫學的場景下賦予健康數據科學研究深度醫學的內涵;能夠密切結合臨床醫療工作流程,推動和促進研究產出的工具產品的應用,并且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評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p>
作者強調:“在我國,舉國推動大數據戰略且健康醫療領域備受關注之際,急需參照國際發展趨勢,以靈活的教育方式面向未來培養臨床數據科學家,保障健康數據科學領域良性可持續性發展?!?/p>